查看原文
其他

闫冰:平凡之物与痛感之河

郝科 99艺术网 2022-09-20



2021年9月4日,闫冰的个展《突然,一切清晰了起来》在上海香格纳画廊开幕。这次展览的题目源于闫冰在雷蒙德·卡佛的《论写作》中看到的一段话:“(在我写字台正面的墙上贴着)几张三乘五寸的卡片,其中一张是我从契诃夫(Chekov)的一篇小说里摘录下的一句话:‘……突然,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。’


这段已经无法从契诃夫浩繁的文稿中找到明确出处的简洁语句,却通过摘引的方式,为另一位创作者打开了走向豁然开朗的精神之门——“我发现这几个字充满奇妙和可能性,我喜欢它们的简洁以及所暗示的一种启示。(雷蒙德·卡佛)”——而在我看来,这种从摘引到豁然开朗的体悟过程,也是闫冰一直以来创作状态的真实写照。


闫冰 半个土豆 布面油画 80cmx100cm 2018


在闫冰的创作中,那些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、或依存土地供养的渺小生命,被画笔摘引到空白的画布上——牛皮、土豆、蘑菇、野菜等等——它们从久远的历史中一直走到今日,曾供养过无数代人的生命,却很少被人认真地凝视过。而闫冰却在这些并无美感且极易消逝的表象之下,看到了浩瀚的时间与平凡的力量:


闫冰 一棵野菜 布面油画 66x91cm 2021


当漫无边际的土地成为画面中永恒的背景时,那些被闫冰所凝视的不同物像们,也在或平淡或起伏的肌理覆盖下,化身成为一座座悬浮在精神旷野上的宏伟遗迹,并用自身无限的沉默,反身凝视着那些站在画面之外的、如散碎的时间般滑过的不同观众们。



野菜


我在闫冰宋庄的工作室里,见到他为《突然,一切清晰了起来》展览创作的一批新作品,其中有很多都是描绘一种无名的野菜的。


闫冰 风中的野菜 No.1 布面油画 180x270cm 2021


作为一个出生在西北农村的孩子(闫冰的故乡是甘肃天水汪川乡一个叫作杏树湾的村子),闫冰虽未经历过切身的饥饿体验,但在父辈和祖父辈们口耳相传的苦难史中,对于果腹需求的基本渴望,却已如沉积在村口小庙神像上的厚厚灰尘一般,沉潜到了闫冰自我意识的最深处。


闫冰 风中的野菜 No.5 布面油画 180x270cm 2021


而那些微小的绿色植被,是一面能够折射出不同历史断面的纯色透镜:它们是苦难时代的希望微光、是富庶餐桌上的乡村调味、也是荒野上未曾停歇过的岁月更迭与生生不息……这种在卑微中寻找庄严仪式感的切入视角,也是闫冰所一直坚持的创作方向,正如他自己所说:“我对基础性的食物充满敬畏感,它们不是美食,也不是为了享受而生的,仅仅是一些帮助人维持生存底线的存在之物。”


闫冰 风中的野菜 No.4 布面油画 180x270cm 2021


同时,在不同尺幅的野菜作品间,闫冰也画了一幅以人物为主的作品,名为《寻菜者》。在画面上,那些弯着腰挖掘野菜的人们,被服装和头巾隐去了面孔、性别和年龄等能体现具体人物个性的特征,只留下相对鲜艳的色彩,在昏黄的贫瘠土地上,不断搜索着点滴希望的绵延耐心与持续劳作——他(她)们是至今依然停留在我们远方视野中抽象的淳朴与诗意;也是先祖们用并不锋利的镰刀,在我们的血脉中刻画下的真实胎记。


闫冰 寻菜者 布面油画 200x340cm 2021



伤口


在闫冰2018年创作的《白桦》系列、《接受治疗的树干》和《疼痛的重量》等作品中,除了日常性的质朴与抽离的仪式感之外,我也能从中感受到那种隐藏在宁静表象之下的、强烈的挣扎与疼痛——循着树干结构缓缓铺开的笔触,虽然表现的非常节制,但却无法掩饰树干断裂处突兀且尖锐的触感撕裂式的痛感


闫冰 白桦1 布面油画 60cmx80cm 2018


闫冰 白桦 2018


闫冰 白桦2 布面油画 80cmx60cm 2018


闫冰 白桦3 布面油画 80cmx60cm2018


这些似乎还保留着新鲜木质味道的伤口,或如鲜血般凝结在树枝切面上的药水,是穿透厚重云层的一缕刺目阳光,也是凝结在波涛汹涌海面上的一层寒冷浮冰,它们是郁积在闫冰心中的阵阵隐痛——或许每个痛点都无法找到其明确的出处,它们只是滴淌在过去岁月中失意与跌倒的水滴,所最终汇集而成的痛感之河。


闫冰,接受治疗的树干 布面油画 70×50cm 2016


闫冰 杏花 No.5 布上油画 100X80cm 2019


但在闫冰最新创作的作品中,我看到这种“痛感”表现的更加遥远且含蓄:几个矗立在地平线前端的石膏几何体,安详又充满了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的悖论感,隐现在它们身上的细小残缺,是一个个并不愿被刻意彰显,却又无法被观者所忽略的真实伤口;而那块已被荒野风化掉很多细节的动物残骨,在丢失了整体的物像联想之后,其自身也变成一处如残破石窟或寺庙般深邃的时间伤口。


闫冰 忧伤之城 布面油画 200x340cm 2021


闫冰 空城 布面油画 130x180cm 2021


这些已被篆刻在物像上的伤口,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继续侵蚀掉那些本已残缺的可辨之像吗?随着夜幕的降临,它们是否也会打破沉默,并对着洪荒的宇宙倾诉着自己无尽的欲望与哀伤呢?


其实,在看闫冰的这些作品时,我脑中始终在回响着一本书的名字,是我们山西籍的作家曹乃谦所写的《到黑夜想你没办法》——那种用浓郁的地方语感,所写出的原始欲望和莫名哀伤等等,也像闫冰笔下的这些隐忍的静物:不论是泛泛的乡愁,还是刺骨的哀痛,在每个夜晚,我们对于永恒的幻想,最终都会残破成为一座无法用语言完整表述的、感性的物像丰碑



远行


如何化解那些盘桓在心中的层叠伤口?闫冰选择了远行的方式。


从今年3月份开始,闫冰独自一人,开着一辆去年新买的黑色皮卡车,用了将近50天时间,完成了从甘肃东部到西部的、总计8000多公里的乡野行走。


闫冰 蘑菇 No.16 布面油画 250x200cm 2019


闫冰 蘑菇 No.11 布面油画 130x100cm 2018


在这次泛故乡的行走中,闫冰预先将路线设置成五个部分(节奏),来对应自我内心中的的五个部分,虽然我并没有跟他具体聊过,这五个部分具体是什么,但我能感受到独自一人行走在旷野中时,那种豁达中掺杂着自省与丝缕伤感的复杂情感体验。


对于闫冰来说,这次远行并非是一次自我治愈的疗伤之旅,而是重新去抚摸那些从未痊愈过的、旧日伤口的自我碰撞过程。记得在多年前曾看过一首诗(我已忘记作者是谁),其中一句的大意是:“第二天早上醒来时,我发现自己仍活在一个新鲜伤口的正中央”。而我想,这或许是每个人真正面对过去的最好方式:即在持续地感受着旧日伤口阵痛的同时,坚定地迈开向前的脚步,并用粗粝的老茧和乐观的心态,去迎接那些纷至沓来的伤害与疼痛。


闫冰 白梨花 布上油画 100x80cm 2021


而在闫冰的新作品《白梨花》中,我能看到他在与故土重新磨合的过程中,所完成的、阶段性的自我蜕变与升华。


与《两朵杏花》(2016年)、《蘑菇No.11》(2018年)等作品中,所表现出的、略带阴郁和妖娆气质的超现实主义氛围不同,一株植根在泥土中的真实梨树,替代了之前悬浮在背景前的无根状态;而绽放在枝头上的朵朵明亮白花,也让整个画面被一种乐观且豁达的情绪所充盈:


闫冰 杏花 No.6 布上油画 100x80cm 2019


闫冰 杏花 No.8 布上油画 100x80cm 2019


这是一株种植在昨日伤口上的茁壮梨树。站在树下,闫冰并未真正与过去挥手告别,而是选择了继续凝视,并在画笔与油彩的反复调和过程中,重新浇灌着那粒深埋在自我伤痛中的悟性种子——这粒种子可以生长成一棵结实的大树,也可以幻化成一朵轻盈的白云


闫冰 行走的云 布上油画 66X91cm 2021


在名为《行走的云》的作品中,我似乎能看到少年时的闫冰,正站在云朵所洒下的巨大阴影下,凝视着此刻正在迈开脚步的他,而在从阴影的边缘跨进明亮场域的那一刻,我相信此刻的闫冰,也必然体会到了如卡佛般豁然开朗的感觉——“这种突然的清晰必然伴随着结果,我感到一种释然和期待。”


 



闫冰,1980年生于甘肃天水,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,现工作生活于北京。近年个展包括:闫冰:起初天气很好,香格纳北京,北京(2019);闫冰同名个展,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,上海(2016);爱,杨画廊,北京(2015);我的劳动II,杨画廊,北京(2013);长物志No.5,蜂巢当代艺术中心,北京(2013);农事诗,白盒子艺术馆,北京(2012);我的劳动,杨画廊,北京(2011);51平米:14#闫冰,泰康空间,北京(2010);由刘小东策划:闫冰/温度,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,北京(2009)。他同时还参加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、民生现代美术馆、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城市艺术中心、美国纽约RH当代艺术中心、西安美术馆、泰康空间、关山月美术馆、金鹰当代艺术中心等机构举办的群展。



闫冰:突然,一切清晰了起来

Yan Bing: Suddenly Everything Became Clear 

开幕 | Opening2021/09/04 (Sat.), 16:00

展期 | Duration2021/09/04 – 10/17(周二 – 周日 Tue.-Sun. 11:00-18:00)
地点 | Location香格纳上海,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10号楼1F
1F ShanghART Shanghai, West Bund, Bldg.10, 2555 Longteng Avenue, Xuhui District, Shanghai, China



end




99好物推荐


往期精彩 / REVIEW

  1. 市场| 都是画抽象,为何女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低?

  2. 闫博:做作品就是跟自己较劲的过程

  3. 专访|宋婷:我们看到的只是NFT的爆款事件,而非作品

  4. 胡斌:艺术是一种非强势的干预力量

  5. 市场| 艺术生涯刚起步的她,已是一画难求

  6. 秦琦:绘画“奇遇记”

  7. 作品故事|女性、黑人、艺术家,关于“身份”的问题已经过时了吗?

  8. 市场 | 谁是作品收益榜TOP10中唯一的中国面孔

  9. 看展| 8月份的尾巴,“极致严谨座”观展指南

  10. 专访 | 毛旭辉:画家的宿命

  11. 现当代艺术量价齐升,中拍协春拍评述中的19件千万级拍品

  12. 专访 | 刘可:抽象艺术是具体的艺术,而不仅是一种样式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